所以啊,便想着看怎么才能让胡惟庸,自己非常愿意的接下这项任务。
毕竟此事非同小可,若是强行命令他去办的话,可能会造成不必要的麻烦和隐患。
胡惟庸立马应声答道:“回禀殿下,关于汪丞相的事情,臣都听说了,而且臣还听说汪丞相如今可是忙得连吃饭的时间都没有,就连每日休息时间也是减半”
他所听说的消息当然还远远不止这些,其中最为重磅的消息莫过于是兵权的问题。
胡惟庸多少有些想不明白,太子殿下竟然将亲军卫锦衣卫,以及江南区域各地卫所的兵权全都交给了汪广洋。
这一消息刚传到他耳中的时候还以为是听错了呢,后来经过再三确认后才不得不接受了这个消息。
胡惟庸怎么也想不到,都已经准备退休养老的汪广洋竟然又迎来了仕途的高潮。
至于那什么海贼还是什么内贼的事情,在他眼中实际上都是小问题,属于轻轻松松就能解决的那种,何至于需要这么大的兵权。
不过他也有想到,或许太子殿下就是考虑到汪广洋快要退休了,所以才如此放心的给他如此之大的兵权吧,他自己估摸着是不太可能触及到了这一方面了,毕竟自己距离退休还早呢。
朱标又问道:“汪丞相近期对钱粮的需求恐怕不小吧”
“是的殿下”胡惟庸点头道:“不过汪丞相已经给中书省递了相关章程,所需钱粮皆从江南各地征集,一律都从明年的江南税赋中扣除”
“那你可知他为何需要这么多钱粮吗?”
“臣略有耳闻,听说是沿海地区寇贼猖獗,需要出兵剿匪,所以需要如此庞大的钱粮消耗”
“看样子胡丞相的消息还有些落后呀”
朱标摇摇头微笑道:“不止是要剿灭寇贼,还要出兵远征倭国”
“胡丞相有所不知,这倭国的一些人流浪到我大明江南地区,然后与当地的海贼相互勾结,对大明沿海地带破坏甚大,所以不得不出兵远征”
“毕竟若是不彻底剿灭倭国的话,大明沿海地区将用不得安宁,我决不允许这样的情况发生”
“远征?倭国?”
胡惟庸还确实是第一次听到这样的事情,此前一些风声都没有,就只是知道海军都督府的人正在四处剿贼。
却是万万没想到竟然还想着要出海,要攻打他国。
立马他就在心中开始算账,这江南一年的税赋够支撑吗,若是不够是不是就意味着未来几年都不一定能收到江南的税赋了。
可是如今又征战漠西在即,这若是少了江南一地税赋的话,那这账可就有些不太好算了呀。
这肯定不成,此时胡惟庸已经在心里想着要给汪广洋写信了,要求他务必控制其钱粮的消耗。
在怎么说也是他上级,就算是要摆老资格也决不能在钱粮的问题上摆,无论如何都不能超过江南一年的税赋。
不过太子殿下这边也得提前交流交流,于是便说道:“殿下,不知海军都督府出战的规模如何,如今全大明上下都在为征战漠西而做准备,若事在海军都督府上消耗过多的话,恐怕会影响到征战漠西的事情”
朱标听后微微点了点头,暂未言语。
就这便影响到了吗,那征战吐蕃又该怎么办呢。
片刻后,朱标缓缓说道:“胡丞相呐,关于海军都督府的事情就不用你这边操心了,那边有汪丞相把控着,而且他也是立过军令状的,就安心等待他们的好消息吧”
“另外,这些年我大明各州府地县的粮食储存,是否都达标了呢,我之前不是还听说有的地方的粮仓都堆满好几个了”
“是的殿下”
一说到这些事儿,胡惟庸就很熟悉了,他当即回答道:“这些年大明风调雨顺,在加上土制改革的顺利开展,如何各地粮仓都处于充足状态,甚至于有的地方还在不断的修建粮仓”
胡惟庸听到太子殿下将话题往这些地方引,也就想到了太子是打的什么主意了。
各地官仓都是留有一部分储备粮以防不测的,只要官府有这些粮食在,地方上就乱不了。
毕竟只要不饿肚子谁又会冒着砍头的风险搞事情呢,就算有人居心裹测也没几个人会跟着他,所以到了朝廷这里一般也就打击打击贪官污吏的问题就行了。
但此前胡惟庸并没有想过要动用这些粮食,原因有二。
其一是动用这些粮食的话,若是地方上刚好有个什么天灾人祸的,没有粮食赈灾又该怎么办。
当初在洪武前五年的时候,就因为各地赈灾的问题让中书省的人伤透了脑筋,后来治下逐渐稳定了,各地粮仓充足,所以就算有个什么小灾小难什么的,地方也能够自己解决,并不需要麻烦到中书省。
当然了,这与锦衣卫和都察院的严格监察也脱不开关系,不然地方上就是产粮再多,也永远填不满粮仓。
其二便是运输管理的问题,这从各地征粮向来就是件麻烦的事情,其中涉及到的各种问题真是让人想都想不到。
这些事情胡惟庸可是经历得太多了,所以也太明白了,若是真要这么搞的话,那他也别笑话人家汪广洋没时间吃饭睡觉了。
不出所料,朱标当即就问道:“你们算没算过,全国各地粮仓加起来一共有多少石存储粮食”
“这...”
这账根本算不了,要算也就只能给个大概意思。
胡惟庸默默想了想,不太确定的说道:“综合算下来,全国各地这些年来的储备粮食至少有一万万石,其中还不包括京城及周边各大粮仓的近千万石”
“一万万石?”
朱标在听到这个数目的时候也是当即一愣,上一次听到这么大数目的时候,还是当初沈万三捐家产的时候呢。
当初二次北伐的时候,就为了个几百万石粮食,就愁得整天都茶不思饭不想的。
如今大明的体量都已经到了按万万石来计算了,实在是令人不可思议啊。
朱标自己也知道这详细的数目是算不出来的,即便算出来也未必准确,但有个大概的数目也就足够下达决策了。
朱标正色道:“胡丞相,拆除城墙的事情可以先缓一缓,你回中书省后先写个章程出来,我准备调动各地粮仓的一半存粮,以支持未来的征战”
胡惟庸听到了最不想听到的命令,稍显犹豫的问道:“殿下,臣以为凭着京城的粮仓就足以支撑大军征战漠西了吧,就算京城这边的不够,在加上关中一地的储备粮也应该够了吧”
“当然不止是征战漠西”朱标摇摇头道:
“孤还要打吐蕃”
喜欢大明:重生朱标请大家收藏:(www.35xss.com)大明:重生朱标闪舞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