甚至还摹效中原王朝,他外出打猎时,高举军旗,以击鼓作为进退的口令。
轲比能一心想要成为檀石槐那样的人,他想一统鲜卑,然后南下与汉人争夺中原的控制权,建立一个强大的帝国!
而这次进犯华国最主要的就是他治下的部落。
张辽灭了浦头,正是给他们看,敲山震虎!
效果还是挺不错的,势力在云中、雁门一带的步度根在感受到华国的强大之后,立刻派遣来使者进贡,以示友好,并还承诺绝不进犯华国。
张政自然答应了,甚至还派出人暗中联系步度根,说可以在暗中帮助他对付轲比能。
轲比能的能力要比步度根强不少的,但因为步度根乃是鲜卑单于,所以他麾下统治的部落是要比轲比能多的。
因为轲比能的军队战斗力比较强,所以尽管步度根兵马要多一些,但在交战的时候,他都是输多胜少。
步度根当然不希望被轲比能压制,这样他就会失去部落的支持,轲比能可能会将他取而代之。
不过现在有了华国的支撑,他对轲比能也没那么的惧怕了。
轲比能当然也派人来向华国进贡,同时也停止了对华国的劫掠。
毕竟能在一个月内就将的浦头部给灭了,这若是杀来,就算他能够抵挡得了,但也一定会伤亡惨重的。
甚至步度根还会趁此机会来吞并他,这样的话就得不偿失了。
对于轲比能的进贡,陈烨同样接受,不过只是口头上的答应了轲比能的示好,并没有任何的表示。
轲比能这种危险的人物,陈烨也会留他?
不过在除掉轲比能之前,还需要用他来削弱一下其他鲜卑部落的实力,方便日后一网打尽!
总的来说,在张政这个幕后黑手的操控下,鲜卑各部落之间越来越剑拔弩张了。
乌桓的话,靠近雁门,代郡这些地方的乌桓部落大多都是依附于轲比能,也就按照鲜卑普通部落来看待就行了。
有张政在,北方异族并不算什么大问题。
而西面,陈烨让马腾率兵向西推进,将凉州收复。
凉州西部的属国其实不足为虑,大部分都是因为檀石槐的崛起,同时汉朝国力衰弱。
导致西域的很多属国都被檀石槐征服,或者反叛。
如今华国再次返回西域,而如今鲜卑四分五裂,西域定会再次归属中原王朝。
不过如果这次将西域收回来的话,陈烨打算对西域进行大改革,大改造,一定要将的西域牢牢掌控在手中。
不要每一次中原王朝衰弱,西域就闹独立,就臣服周边强大的国家,成为别人的附庸。
当然,想要做到这件事,难度可不是一般的高,但陈烨有这个信心!
同时,陈烨还打算将高原也征服,纳入华国的版图。
不过现在时机还不成熟,在开疆扩土之前,他得先将天下一统再说。
目前,华国主要的军事活动就是这两个地方。
刘焉自从上次退回蜀国之后,便老实了很多,完全没有再进犯关中。
汉中依旧由张鲁镇守,刘焉率领兵马返回益州。
不过回去之后,刘焉的身体便出现了问题,便一直在成都休息。
刘焉已经知道自己命不久矣,所以正在安排后事。
刘璋是打算让刘瑁接替他成为下一任蜀国的王,所以让吴懿将妹妹嫁给了他。
刘瑁是刘焉最宠爱的儿子,同时也是一部分东州派支持的下一任蜀王。
但刘瑁上位,是益州派和一部分东州派不想看到的。
因此支持刘瑁的是刘焉之前的老臣们,比如董扶这些。
而后来的法家,孟家这些关中士族,定然不会得到重用。
同样的,杨家虽然在关中是世家大族,但现在他们可是在益州,东州派势力虽然大,但也并非全部人都团结。
以杨家为首的关中派,在刘焉托孤的时候,除了杨彪之外,其他人都没有得到什么太大的利益。
这自然引起了其他人的不满,作为关中派的领袖,杨彪当然看出了他们不满,虽然他自己得到了好处,但他不会因此就将支持自己的这些家族抛之脑后。
毕竟仅仅凭借他杨家一家,是无法在益州立足的,他也得为其他家族争取利益。
杨彪提前入蜀,早就已经跟法正,孟达等人建立起了比较深厚的情谊。
如今正是谋划的好时候!
刘瑁并不好控制,所以杨修等人打算扶持比较懦弱,性格温和的刘璋为蜀王,这样更利于他们控制,更能为自己争取利益。
刘璋并不知道,现在的他已经被人给盯上了。
刘焉一旦去世,蜀国必将陷入一场混乱的政治斗争。
不过有张鲁在汉中,想要进军蜀国,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啊!
当然,陈烨现在也没有心思再次进攻蜀国。
在华国励精图治的这段时间里,各方诸侯之间也出现了巨大的变化!
公孙瓒与袁绍的大战彻底进入白热化,两人在这一年多的时间里,战斗就没有停过一天!
不过公孙瓒的硬实力,还是不如袁绍。
在又经过了几次大战之后,公孙瓒损失了大量的精锐兵马,已经无力再主动发起对袁绍的进攻。
随即退守幽州,死守城池。
袁绍大举进军,但公孙瓒一直避战不出,他也没有办法。
不过这一年多的大战,冀州,青州这两块地盘算是真正被袁绍所掌控!
当然,靠近华国边境一部分益州地盘被华国所蚕食,袁绍现在还不敢派兵前去与华国交锋。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仙武三国:从黄巾开始砍翻天下请大家收藏:(www.35xss.com)仙武三国:从黄巾开始砍翻天下闪舞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