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治中受周恩来、陈海松影响较多,反对何应钦等人消极抗日步步后退的战略,对杨杰提出来的问题深以为然,补充说:“更令人担忧的是粤军历史陋习窝里斗、屋里横,64军因何滞留韶关?皆因余汉谋、李汉魂将帅不合之故也。如无强力领导人介入,势必军令不畅、各行其是、指挥混乱、难以形成合力,给日军以可乘之机。
学生参与过华南作战计划的制定,误判日军进攻重点在珠江三角洲沿岸、九龙至广州铁路沿线,所以留守部队多在这一带,大亚湾兵力空虚,即使64军赶到这一线如何部署兵力抗击敌海空力量掩护下的登陆部队别说余汉谋不懂,我们也大多不懂的。
而陈海松虽然年轻,却熟悉现代战争各种战法,他可以用比我少一半的人取得比我多一倍的战果,这种能力相信大家全都有目共睹,不用可惜了!”
蒋先生默默听着自己左膀右臂在那里争执,心里不免气结,陈海松已然成了陈诚、张治中等人心里神仙般的存在,逢战首先要想到他,这样下去可不得了,必须改变!
他不露声色地说:“那个,海松在皖南打得很苦,手里只有三个军,一边整编川军一边阻挡15、17、22师团的进攻,徽州现在还在板垣征四郎的手里,那里还有一个飞行大队,他的兵力消耗、物资损耗都很严重,现在也是焦头烂额,我们不要给他添乱了。”
何应钦被抢白了半天,从蒋先生话里得到鼓励,得意地说:“你们不是说他怎么怎么不得了吗?遇到强大敌人的正面攻击不一样步步后退、艰难支撑吗?”
杨杰终于忍不住了:“你还好意思说,都是国家军队,为什么待遇差别那么大。罗山三个师团你安排了14个军,商城一个师团你安排了8个军,九江两个师团你留下了18个军,皖南只有三个军却已经面对三个师团近一个月的进攻,他的援军呢?
明明知道板垣征四郎打跑了第三战区、准备进犯景德镇、南昌,明明知道第七战区兵力不足,送过去的几万川军素质低下,六个军却守在景德镇坐山观虎斗,没有一个军主动增援,诸位扪心想想要是换做咱们自己你能守一个月吗?你还愿意为这个国家去拼命吗?
也就是陈海松这个傻小子斗志足、办法多,共产党部队肯拼命,才保住南昌九江不失,他要是像顾祝同那样放弃职守,我不知道诸位是否还有心情在这讽刺于他?唉!这样的人、这样的部队受到这样的对待也只有中国才有。”
何应钦心里那个气呀,云南大理白族人杨杰是仅次于蒋百里的兵学泰斗,位在白崇禧之上,满腹韬略思维敏锐就是性格太过耿直、书生气重才被蒋先生疏远,这刚回到中枢没几天就又开始放炮,你也不想想,我何某人有权利调动一个军吗?还六个军!唉!
他硬着头皮说:“第七战区还有53、59、74军在江北休整,很快会支援过去的。关键是他也没向军委会要求增援嘛!送过去的那些川军可以再编两个军不止,加上过去了两三万战地服务团,补充进68军、新五军、新八军,重建23集团军兵力应该是够的。
皖南多是山区,他们八路军最喜欢山区作战,和板垣在山里打游击肯定得心应手。”
蒋先生见何应钦代己受过,岔开话题说:“战乱不息、狼烟四起,到处都需要部队,海松是经过战阵的,有自己的办法。咱们还是好好考虑考虑华南和潼关洛阳的战事吧!”
张治中思索了半天觉得陈诚的部署从兵力上讲足够抵挡敌人进攻了,确实不该给陷于苦战中的陈海松增加负担,建议说:“辞修的部署我看可行,兵力上可以达到三倍于敌,加上第九飞行大队、战区的炮兵团、装甲营,即使不能大胜,阻止敌人登陆是完全可以实现的。
倒是兵力部署、反登陆作战方案可以征询他的意见。卑职以为可以电报沟通,既然情报是王凯获取的,我估计海松已经知道了敌情变化,肯定有所思考。”
何应钦难得占了上风,心里正美呢,见张治中还要请陈海松参与谋划不满地说:“既然认为辞修方案合理,督促战区执行就是,何必咨询于他,我就不信国军数百万部队、上千将领就无人能带兵取胜了,离开了他国军就非吃败仗不可?
耿光当年在日本陆大深造时,指挥陆海空联合演习,战法独特、精彩绝伦,得到日本天皇的赞赏,并赐予军刀。要知道陆军大学毕业生前三名才能得到日本天皇亲自赐刀,日本军人向来以此为殊荣,多少人羡慕耿光,被日本军界誉为天才将军,难道就不如陈海松!”
杨杰见何应钦拿自己说事,刻意打压陈海松,很气愤:“敬之谬赞了,好汉不提当年勇,要我说真比不过这个年轻人,就他在九江的布局,我就想不出来,想得出来也做不到。我只是个参谋人员,而他是真正的战将、帅才,有可能的话,我倒想和他聊聊。”
有大才不用也让陈布雷很是不解,冷言争辩:“总长的确想多了,所谓兼听则明偏听则暗,有个明白人问问又有何妨?海松此子数月来不辞辛劳、不计较得失荣辱,以微弱兵力置身敌后、甘冒风险勉力出击,是为九江屏障,无愧于心功在国家。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浴火重生西路军请大家收藏:(www.35xss.com)浴火重生西路军闪舞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